第二篇   初级技能(后三章)

第一章  防火巡查(15~18分)

  • 概述

负责防火巡查的人员是当日消防值班人员。

防火巡查的部位有(注意多选题):配电室、厨房、员工宿舍、锅炉房、计算机房、消防控制室等。(不包括操场、广场、街道等)

 

  • 典型火源场所的防火巡查

火源:定义(P149,注意“……的能量来源”);

      能量来源包括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光能。(没有“风能”) (注意多选题)

常见的火源有(注意多选题):1、明火焰(如打火机火焰、蜡烛火焰、煤炉火焰);

2、高温物体(如白炽灯、电炉、焊割作业金属熔渣、烟囱火星、电熨斗、无焰燃烧的火星、无焰燃烧的烟头);

3、电火花(如电器开关时产生的火花、电焊时的电弧、静电放电火花、雷击电弧);

4、撞击和摩擦;

5、光线照射和聚焦(如凸透镜与凹面镜);

6、绝热压缩;

7、化学反应放热(如黄磷在空气中自燃、金属钠在水面上燃烧、石灰遇水产生热)。

绝大多数明火焰的温度超过700℃,而绝大多数可燃物的自燃点均低于700℃。

一般条件下,只要明火焰与可燃物接触,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便会点燃可燃物。

烟道、烟囱等部位与可燃建筑结构应用耐火材料隔离,操作人员必须临场监护。

气焊气割作业时产生的熔渣,温度可达1500℃。

电焊作业时产生的熔渣,温度要超过2000℃。

烟头中心温度700℃左右,表面温度在200~300℃。

在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场所,应选用防爆照明灯具。

铁皮烟囱:靠近炉灶处超过500℃;伸出屋顶天棚处,表面温度200℃。

电火花温度高达上千度,极易点燃可燃物而酿成火灾。

在爆炸危险场所,可向地面洒水或喷水蒸气等,通过增湿法防止电介质物料带静电。该场所相对湿度一般应大于65%。

撞击与摩擦的安全对策(注意多选题):1、不能使用铁质工具;

                      2、应使用铜质工具或木质工具;

                      3、不准穿带钉鞋;

                      4、地面应是不发火花地面。

氢气与氯气、乙炔与氯气等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日光和其他强光的照射下会发生爆炸。

 

各种场所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注意多选题):P156~P162 

    区分判断各种发现情况是当场改正,还是限期整改。参见第一篇、第八章、第二节相关内容。

 

  • 安全疏散设施的巡查

安全疏散设施包括(注意多选题):1、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2、疏散走道;

                  3、安全出口;

                  4、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应急广播与辅助救生设施

                  6、超高层建筑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机停机坪。

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室外辅助疏散楼梯间。(注意四种楼梯间的定义,P164)

楼梯间设置要求:一般靠外墙设置、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疏散走道的设置要求:尽量简明直接;不应设置阶梯、门槛、管道、门垛等凸出物。

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数量应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设置应急照明的部位:

1、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

1、疏散走道地面最低水平照度≥0.5lx;人员密集场所≥1.0lx;楼梯间和地下室内≥5.0lx;

2、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标志灯间距≤20m;袋形走道≤10m;走道转角处≤1.0m;

3、高层建筑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做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 消防车道的巡查

单、多层和高层建筑消防车道统一的设置要求:

    1、建筑物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00m,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2、消防车道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4m;

3、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4、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5、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6、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单、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不一致的设置要求:

        1、单、多层消防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

        2、高层建筑消防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

 

  • 防火分隔物的巡查

防火分隔物:定义(P168,注意“……一定时间内……”)

      常见的有(注意多选题):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防火门按材质分为:木质、钢制、钢木质;

      按开闭状态分为:常开防火门、常闭防火门。

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和适用范围:

      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安装在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以及一些特殊房间的门,如燃油气锅炉房、变压器室、中间储油间等。

      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安装在疏散通道当中。

      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安装在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的检查门和高层民用建筑垃圾道前室的门。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防火卷帘按其材料结构分为:钢质防火卷帘、无机纤维复合防火卷帘、特级防火卷帘。

        按启闭方式分为:垂直卷、侧身卷、水平卷。

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巡查要点:P173~174.

 

第二章 消防控制室监控(15~18分)

  •   概述

消防控制室: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控制设备,控制固定消防设施的专门处所。

消防控制室需要设置一部直播外线电话。

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

1、具有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控制室宜设在首层靠外墙部位,亦可设在地下一层;

3、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4、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5、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6、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布置:P176

消防控制室管理水平是决定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和建筑消防设施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按以下原则配备:

    1、每日专人24h值班;

    2、每班不应少于2人,每班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8h;

    3、值班人员应持证上岗;

    4、值班人员应相对稳定,不能频繁更换。

 

  •   控制室设备介绍

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官”,火灾报警控制器是该系统的“大脑”。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主要有8个,见P178~P179。

消防电源主电自动切换到备电,不是手动

防火门自动关闭,不是手动

控制器的摆放位置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自检功能:控制器能手动(非自动)检查其面板所有指示灯(器)、显示器的功能。(只检查控制器本身)

火灾报警控制器按连线方式分:多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总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无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其中,总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基本取代了多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报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火灾报警控制器按应用方式分:独立型、区域型、集中型、集中区域兼容型;定义(P180,注意区分四个定义。)

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结构型式分:壁挂式、琴台式、柜式火灾报警控制器。

 

    壁挂式:适合安装在墙壁上,占用空间小;

    琴台式:采用琴台式结构,回路较多,带载容量较大,操作使用方便;

    柜式:采用立柜结构,回路较多,带载容量较大,操作使用方便,但较琴台结构占用面积小。

控制器电路一般由电源、总线驱动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显示键盘操作单元、信息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等部分构成。

消防联动控制器能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或其他火灾触发器件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

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电路构成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似,主要增加多线制控制盘及接口。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和/或联动控制信号,并在3s内进入火灾报警和/或联动状态,显示相关信息。

典型总线制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备由消防控制室的广播设备,配合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广播切换模块及现场放音设备组成。

典型多线制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备由消防控制中心的广播设备,配合火灾报警控制器、现场广播扬声器组成。(注:多线制和总线制组成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消防广播切换模块”) 

消防电话总机应能与消防电话分机进行全双工清晰通话。 

消防电话应能保证:至少两部电话分机可同时呼叫电话总机;电话总机可同时呼叫至少两部以上分机。

 

  •   火灾报警控制器状态识别及操作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状态识别和正确操作是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的基本技能。

P191  图2-15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内部结构图  注意:④⑥⑨⑩

绝大多数故障排除后,故障灯会自动熄灭,但并非所有,如总线短路故障就需要手动清除。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主要有正常监视状态、火灾报警状态、消音状态、各类故障报警状态、屏蔽状态。(注意多选题)

在所有信息中,火灾报警信息具有最高显示级别,当系统中存在多种信息时,控制器按火警、监管、故障、屏蔽的优先顺序进行显示。

屏蔽状态应不受复位操作影响。                

   控制器开机顺序:先开主电开关、在开备电开关、最后打开控制器工作电源开关。关机顺序与之相反。

   当控制器的自检时间超过1min或不能自动停止时,自检功能不影响非自检部位、探测区和控制器本身的火灾报警功能。

   当外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它屏蔽掉,待修理或更换后,再利用取消屏蔽功能将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当控制器处于手动允许状态,屏幕下方的状态栏显示手动允许状态,可分别在总线制手动控制盘和多线制手动控制盘,按下对应受控设备按键,启动现场控制设备,点亮“启动”指示灯。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源部分由主电及备用电源组成,均显示手动控制开关,且能进行自动转换。

 

  •   火灾报警与故障处置

   控制器报出并显示火警信号后,消防值班人员首先按下“消音”键,再确定报警点具体位置,一名值班人员或安保人员携带手提消防电话分机或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到现场查看是否发生火情。(注:中控室值班人员不能全部出去查看火情,必须有人留下执机)

   造成探测器误报警的因素(注意多选题):水蒸汽、油烟、潮湿、灰尘。

       不会导致误报的因素:噪声、正常动火等。

   故障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控制器内部部件产生的故障,如主电故障、备电故障、总线故障等;另一类为现场设备故障,如探测器故障、模块故障等。(注意多选题)

   导致主电故障的原因有:主电停电、主电接线断路、熔断器熔断等。

   导致备电故障的原因有:备用电池的连接器或接线损坏、电池欠压报故障。

   若为现场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排除的故障,也可将其屏蔽,待故障排除后再利用设备释放功能将设备恢复。

 

  •   消防控制室值班

值班期间需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建筑设施故障维修时,需填写《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

交接班步骤:1、核实相关记录表;2、全面检查系统;3、填写交接记录,签字后完成交接班。

交接班若存在不确定的情况,可对关键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独立交接或核查。不得因此终止交接班。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填写要求:1、内容不得从简;2、签名不得只签姓,必须签全名;3、填写可采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碳素笔,不得使用油笔。

值班记录应由值班人员填写值班的时间段,由接班人员进行确认。

 

     第三章  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15~18分)

  • 概述

建筑消防设施一般可分为可移动(或非固定)消防设施和固定消防设施。

    可移动消防设施有(注意多选题):灭火器、防毒面具、呼吸器等;

    固定消防设施有:灭火系统、报警系统、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等。

建筑消防设施检查分为:巡查、单项检查、联动检查。

建筑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即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或准工作状态,不得擅自断电停运或长期带故障工作。

系统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停用超过24h的,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的同时,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 简易灭火工具

在初起火灾发生时凡是能够用于扑灭火灾的所有工具都可称为简易灭火工具。如:扫帚、拖把、手套、湿棉被、水桶、水盆等。(注:简易灭火工具不属于建筑消防设施,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分)(注意多选题)

例题:常用的简易灭火工具包括        。

          A、消火栓    B、湿棉被    C、锅盖    D、泥土

          答案:BCD

由于燃烧对象的复杂性,简易灭火工具在使用上也有其局限性。并非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火灾。

一般易燃固体物质初起火灾可用水、湿棉被、湿麻袋、黄沙、水泥粉等扑救。

油锅、油盘、油桶着火,可用锅盖、铁板、湿棉被、湿麻袋等灭火。

简易式灭火器是可任意移动的、灭火剂充装量小于1000mL(或g),由一只手指开启的,不可重复充装使用的一次性储压式灭火器。

 

  • 灭火器

灭火器按充装的灭火剂类型分:

    1、水基型灭火器:(1)清水灭火器,可扑救A类火灾。

                    (2)泡沫灭火器,可扑救A、B类火灾。

    2、干粉灭火器: (1)碳酸氢钠灭火器(亦称BC类干粉灭火器),可扑救B、C、E类火灾。

                    (2)磷酸铵盐灭火器(亦称ABC类干粉灭火器),可扑救A、B、C、E类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器:可扑救B、C、E类火灾。(A类也可用,但灭火效果不好,容易复燃)

    4、洁净气体灭火器(如六氟丙烷灭火器):可扑救A、B、C、E类火灾。

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m³的气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具有喷筒构造。

灭火器使用中切忌颠倒横卧,室外需在上风向。

干粉灭火器使用时需对准火焰根部或燃烧最猛烈处。

水基型灭火器每次更换灭火剂或者出厂已满三年的,及以后每隔一年应对灭火器进行水压强度试验。

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满五年或每次再充装前,及以后每隔两年应进行水压试验。

干粉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进行再充装。

灭火器的检查、维修、以及再充装,均必须由相应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

灭火器有效性的检查包括(注意多选题):1、外观检查

                        2、密封性检查(二氧化碳储气瓶用称重法检验泄漏量)

                        3、强度检查

 

  •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通过手动启动器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装置。它的作用是确认火情和人工发出火警信号。按触发方式分为:玻璃破碎按钮、可复位报警按钮。

清洁维护方法:不要用力擦触玻璃,不要用水冲洗,可用吹风机吹扫或用不太湿的布轻轻擦拭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表面。

 

第五节 火灾警报装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报警信号的装置称为火灾警报装置。一般分为编码型和非编码型。编码型可直接接入信号二总线,非编码型可直接由有源DC24V常开触点进行控制。

 

第六节  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按其安装形式可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地上消火栓适用于温度较高的地方,地下消火栓适用于寒冷地区。

室外消火栓按其进水口连接形式可分为承插式和法兰式两种。

SS100/65-1.0,表示出水口为100mm和65mm、公称压力为1.0MPa的地上消火栓。

SA65/65-1.6,表示出水口为65mm两个、公称压力为1.6MPa的地下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DN100、DN150mm出水口专供灭火消防车吸水之用。DN65mm出水口供连接水带后放水灭火之用。

 

第七节  室内消火栓

消火栓箱的型式:P231

室内消火栓按出水口型式分:单出口室内消火栓、双出口室内消火栓。

          按栓阀数量分:单栓阀室内消火栓、双栓阀室内消火栓。

消防水枪根据射流形式主要分为直流水枪、喷雾水枪、直流喷雾水枪和多用水枪。

低压水枪压力:0.2MPa~1.6MPa。

 

第八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类(注意多选题):

    闭式系统:1、湿式系统→适用于温度≥4℃、≤70℃。

              2、干式系统→适用于温度<4℃、>70℃。

              3、预作用系统→严禁管道漏水、严禁系统误喷、用于替代干式系统。

    开式系统:雨淋系统→适用于火灾水平迅速蔓延的场所。(雨淋系统可不安装末端试水装置和水流指示器。)

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的喷头动作后,应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自动启动喷淋泵。

水流指示器是将水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报警装置。一般采用卡箍连接、法兰连接、螺纹连接;不采用焊接连接(注意多选题)。

喷头按灵敏度分:1、快速响应喷头→响应时间系数≤50。

                2、特殊响应喷头→响应时间系数50~80之间。

                3、标准响应喷头→响应时间系数80~350之间。

玻璃球喷头的色标和动作温度:橙→57℃;红→68℃;黄→79℃;绿→93℃。

更换喷头时应使用专用扳手,不得利用喷头轭臂进行安装与拆卸。

 

第九节 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按发泡机制不同分为:化学泡沫和空气泡沫。

    按产生倍数不同分为:低倍数泡沫→20以下

                        中倍数泡沫→21~200

                        高倍数泡沫→201以上

泡沫系统设备由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组成。通用设备主要是消防水泵和报警控制等;专用设备是泡沫比例混合设备和泡沫产生设备。

储罐区低倍泡沫系统有三种形式: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对于泡沫喷淋系统,要求系统的控制方式应具备自动、手动和应急机械启动功能。

 

第十节  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

    按应用方式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按装配形式分为:组合分配灭火系统和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按结构特点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无管网)灭火系统。

    按储存压力分为:高压灭火系统和低压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扑救火灾(注意多选题):1、电气火灾;

                          2、固体表面火灾;

                          3、液体或在;

                          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注:不适用金属火灾等P251.)

气体灭火系统一般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安全要求:

    1、防护区应有能在30s内使该区域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和出口;

    2、防护区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且任何情况下都应能从防护区打开。

    3、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若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4、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备空气呼吸器。

 

第十一节 应急广播扬声器和消防专用电话

在民用建筑里,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地方的扬声器,功率不小于3W,设在客房的扬声器,功率不小于1W。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最远点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在现场设置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电话采用直接呼叫通话方式,无需拨号。

扬声器和消防电话的清洁维护:可用吹风机吹扫或用不太湿的布擦拭设备表面。、

 

第十二节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消防应急照明的光源应选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荧光灯等。

消防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其电源转换时间应满足:疏散照明、备用照明≤5s(金融商业交易场所≤1.5s)。

消防应急灯具的应急转换时间应≤5s;高危险区域应≤0.25s。

疏散照明一般处于点亮状态,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必须要处于点亮状态,当无人工作等时候可以例外。

消防应急灯具的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90min,且不小于灯具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标志灯标志的颜色应为绿色、红色、白色与绿色相结合、白色与红色相结合四种之一。

建筑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急照明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要求:

     1、应急疏散照明(如疏散指示标志灯):≥30min

     2、消防应急照明(如备用照明):≥90min

消防应急照明灯在楼梯间时,一般设在墙面或休息平台板下。

清洁灯具时,可以用来擦拭应急照明灯具的是(注意多选题):肥皂水。

                              不能用的是:稀料、汽油、烧碱等

 

第十三节  防火分隔设施

常闭防火门平常在闭门器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发生火灾时能起到阻火隔烟的作用。

常开防火门平时在释放器的作用下处于常开状态,火灾时,释放器自动释放门扇,门扇在闭门器和顺序器的作用下关闭,起到阻火隔烟的作用。

防火门按其耐火性能可分为非隔热防护门、部分隔热防火门和隔热防火门。

仅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报警后,应直接下降至地面,并应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反馈信号。

设在疏散走道和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卷帘应采用两步降防火卷帘,应具有降落时有短时间停滞以及能从两侧手动控制的功能,且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安装在疏散通道上的两步降防火卷帘,应在一个相关探测器报警后下降至距地面1.8m处停止;另一个相关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继续下降至地面,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反馈信号。

防火阀:定义(P266,注意“……装在通风、空调系统上…,…开启状态…,…70℃…,…一定时间内……”)

排烟防火阀:定义(P266,注意“……装在机械排烟系统上…,…开启状态…,…280℃…,…一定时间内……”)。排烟防火阀的名称符号位PFHF。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的手动关闭和开启操作力不应大于70N。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在实际电源电压低于额定工作电压15%和高于额定工作电压10%时,阀门应能正常进行电控操作。